四年级是小学阶段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数学知识的学习也变得更加系统和深入。《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旨在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解题能力。通过对四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巩固基础,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将呈现多篇不同侧重点的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范文,从不同角度帮助学生和家长全面掌握四年级数学的核心内容。
篇一:《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整数的认识和运算

-
数的产生和意义: 数是用来表示物体的个数的。自然数是0, 1, 2, 3, 4……。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
计数单位和数位: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分别对应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等数位。数位是指数字所在的位置。
-
数的读法和写法: 读数时,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写数时,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
数的改写: 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在万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去掉末尾的四个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就是在亿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去掉末尾的八个0。也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
-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加法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的性质:a-b-c=a-(b+c)。
-
整数的乘法和除法: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除法的性质:a÷b÷c=a÷(b×c)。
-
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二、角的度量
-
角的认识: 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射线组成的。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
角的分类: 角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 锐角:小于90°的角。
- 直角:等于90°的角。
- 钝角:大于90°且小于180°的角。
- 平角:等于180°的角。
- 周角:等于360°的角。
-
角的画法:
- 从一点引出一条射线。
- 把量角器的中心对准角的顶点,0刻度线对准射线。
- 在量角器上找到要画的角的度数,点一个点。
- 把量角器拿开,从角的顶点出发,通过刚才的点画一条射线。
-
角的度量: 用量角器可以测量角的大小。把量角器的中心对准角的顶点,0刻度线对准角的一条边,另一条边所对准的刻度,就是角的度数。
三、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
-
梯形的认识: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较长的一条底叫做下底,较短的一条底叫做上底。不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腰。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从梯形上底的一点到下底的垂直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
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垂直: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
画平行线: 用直尺和三角板可以画平行线。
四、小数的认识
-
小数的意义: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按照顺序依次读出每一个数字。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按照顺序依次写出每一个数字。
-
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小数的大小比较: 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的数就大;十分位也相同的,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大的数就大……。
-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五、条形统计图
-
条形统计图的认识: 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的长短来表示数量的多少的统计图。
-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
制作条形统计图:
- 确定横轴和纵轴表示的内容。
- 根据数据确定单位长度。
- 画出直条,并标上数据。
篇二:《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部分:计算能力提升
四年级的数学学习,计算能力的提升是重中之重。这不仅仅是掌握加减乘除的简单运算,更要理解运算的本质,熟练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1. 整数四则运算:
- 运算顺序: 务必牢记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 运算定律:
- 加法交换律: a + b = b + a
- 加法结合律: (a + b) + c = a + (b + c)
-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 乘法结合律: (a × b) × c = a × (b × c)
- 乘法分配律: (a + b) × c = a × c + b × c (重点掌握,灵活运用)
- 简便计算: 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例如:
- 25 × 37 × 4 = 25 × 4 × 37
- 101 × 12 = (100 + 1) × 12 = 100 × 12 + 1 × 12
- 125 × (8 + 4) = 125 × 8 + 125 × 4
- 解决问题: 能够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购物问题、行程问题等,注意分析题意,找出数量关系。
2. 小数的认识和运算:
- 小数的意义: 理解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 小数的读写: 能够正确读写小数,区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 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利用小数的性质可以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 小数的大小比较: 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依次比较十分位、百分位……
- 小数的加减法: 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初步): 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能进行简单的小数乘除法计算。
3. 运算律的灵活运用:
- 理解运算律的本质: 运算律不仅仅是公式,更是数学思想的体现。理解运算律的本质才能灵活运用。
- 逆向思维: 能够逆向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例如:
- a × c + b × c = (a + b) × c
- 综合运用: 能够综合运用多种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第二部分:几何图形的认识
四年级是学习几何图形的重要阶段,要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形的绘制和测量。
1. 角的度量:
- 角的概念: 掌握角的定义,认识角的组成部分(顶点和边)。
- 角的单位: 角度(°)。
- 角的分类: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并能区分它们的大小。
- 量角器的使用: 熟练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 角的画法: 能够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2.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特征: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
- 梯形的定义和特征: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认识梯形的上底、下底、腰和高。
- 特殊梯形: 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
-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能够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 平行线和垂线: 理解平行线和垂线的定义,能够用工具画平行线和垂线。
3. 图形的拼组:
- 用三角形拼组图形: 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能够用三角形拼组出各种图形。
- 用平行四边形拼组图形: 了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能够用平行四边形拼组出各种图形。
第三部分:统计初步
四年级开始接触统计初步知识,要学会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并能用统计图表示数据。
1. 条形统计图:
- 条形统计图的认识: 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够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 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能够根据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注意选择合适的单位长度。
- 分析数据: 能够根据条形统计图分析数据,例如:哪个数量最多,哪个数量最少,总共有多少等。
2. 统计表:
- 统计表的认识: 了解统计表的结构,能够从统计表中获取信息。
- 统计表的制作: 能够根据数据制作简单的统计表。
第四部分:应用题解题技巧
四年级的应用题难度有所提高,需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1. 审题: 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 分析: 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解题思路。
3. 列式: 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4. 计算: 认真计算,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5. 检验: 检验答案是否符合题意。
常见的应用题类型:
- 和差问题: 知道两个数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
- 倍数问题: 知道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
- 行程问题: 涉及时间、速度和路程的问题。
- 购物问题: 涉及单价、数量和总价的问题。
篇三:《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数与代数
(一)整数的认识
- 计数单位: 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 数位: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 数的组成: 了解每个数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例如:12345是由1个万、2个千、3个百、4个十和5个一组成。
- 数的读法: 读数时,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读。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 数的写法: 写数时,从高位写起,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 数的比较: 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位数相同的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 数的改写: 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大数,例如:123450000=1.2345亿。
- 近似数: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例如:12345≈1万。
(二)整数的运算
- 加法:
- 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
- 加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 减法:
- 减法的性质:a - b - c = a - (b + c)
- 乘法:
- 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
- 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 乘法分配律:(a + b) × c = a × c + b × c
- 除法:
- 除法的性质:a ÷ b ÷ c = a ÷ (b × c)
- 混合运算: 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 简便计算: 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小数的认识
- 小数的意义: 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
- 小数的读法: 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按照顺序依次读出每一个数字。
- 小数的写法: 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按照顺序依次写出每一个数字。
- 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小数的大小比较: 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的数就大;十分位也相同的,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大的数就大……
-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二、空间与图形
(一)角的度量
- 角的认识: 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射线组成的。
- 角的分类: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 角的度量: 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 角的画法: 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 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
- 梯形的定义: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 梯形的特征: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 特殊梯形: 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
-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能够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 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垂线: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三、统计与概率
(一)条形统计图
- 条形统计图的认识: 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的长短来表示数量的多少的统计图。
-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能够清楚地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 制作条形统计图:
- 确定横轴和纵轴表示的内容。
- 根据数据确定单位长度。
- 画出直条,并标上数据。
- 分析条形统计图: 能够根据条形统计图分析数据,例如:哪个数量最多,哪个数量最少,总共有多少等。
四、应用题
- 审题: 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 分析: 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解题思路。
- 列式: 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 计算: 认真计算,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 检验: 检验答案是否符合题意。
篇四:《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核心概念与技能
四年级数学的学习重点在于深化对整数和小数的理解,掌握更复杂的运算技能,并初步接触几何图形和统计的概念。核心技能包括:
- 大数的认识与读写: 理解更大的计数单位,掌握大数的读写方法。
- 三位数乘两位数: 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 角的度量与分类: 使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并对角进行分类。
-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 深入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以及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 小数的加减法: 熟练进行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 条形统计图: 认识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详细知识点讲解
一、 大数的认识
- 计数单位: 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 数位: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不同的数位上的数字代表不同的含义。
- 数的读法: 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读。读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然后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读亿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然后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 数的写法: 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 数的比较: 位数多的数比位数少的数大;位数相同的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 数的改写: 将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 例如:123450000 = 1.2345亿
- 近似数: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
- 例如:12345 ≈ 1万
二、 三位数乘两位数
- 计算方法: 按照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注意进位。
- 估算: 可以将三位数和两位数都看成接近的整百数或整十数,进行估算。
- 例如:302 × 48 ≈ 300 × 50 = 15000
- 解决问题: 能够运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 角的度量
- 角的概念: 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射线组成的。
- 角的单位: 度(°)。
- 角的分类:
- 锐角: 小于90°的角。
- 直角: 等于90°的角。
- 钝角: 大于90°但小于180°的角。
- 平角: 等于180°的角。
- 周角: 等于360°的角。
- 量角器的使用: 熟练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 角的画法: 能够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四、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 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 对边平行且相等。
- 对角相等。
- 容易变形。
- 梯形的定义: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 梯形的特征:
-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 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较长的底叫做下底,较短的底叫做上底。
- 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腰。
- 特殊梯形:
- 等腰梯形: 两腰相等的梯形。
- 直角梯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
-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能够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 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垂线: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五、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 小数的意义: 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
- 小数的读法: 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按照顺序依次读出每一个数字。
- 小数的写法: 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按照顺序依次写出每一个数字。
- 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小数的大小比较: 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的数就大;十分位也相同的,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大的数就大……
六、 小数的加减法
- 计算方法: 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 简便计算: 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 解决问题: 能够运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 条形统计图
- 条形统计图的认识: 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的长短来表示数量的多少的统计图。
-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能够清楚地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 制作条形统计图:
- 确定横轴和纵轴表示的内容。
- 根据数据确定单位长度。
- 画出直条,并标上数据。
- 分析条形统计图: 能够根据条形统计图分析数据,例如:哪个数量最多,哪个数量最少,总共有多少等。
篇五:《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前言:四年级数学学习导航
四年级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转折点。在本学年,孩子们将接触到更多抽象的概念,学习更复杂的计算技巧,并开始培养初步的几何和统计思维。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四年级数学的知识,本文将对本学年重要的知识点进行详细的梳理和归纳,并提供针对性的学习建议。
一、数的认识与运算
- 大数的认识:
- 计数单位与数位: 认识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理解不同数位所代表的含义。
- 数的读写: 掌握大数的读写方法,能够正确地读出和写出包含万级和亿级的数。
- 数的比较: 能够比较大数的大小,理解位数和数位对于数的大小的影响。
- 数的改写: 能够将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并理解改写前后数的大小不变。
- 近似数: 学习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并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 三位数乘两位数:
- 竖式计算: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注意进位的处理。
- 估算: 学习进行乘法估算,能够估计乘积的大致范围。
- 解决问题: 能够运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运算律:
- 加法交换律: a + b = b + a
- 加法结合律: (a + b) + c = a + (b + c)
-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 乘法结合律: (a × b) × c = a × (b × c)
- 乘法分配律: (a + b) × c = a × c + b × c
- 灵活运用: 能够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效率。
- 小数的认识与计算
- 小数的意义: 理解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掌握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
- 小数的读写: 能够正确读写小数,区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 小数的性质: 掌握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小数的大小比较: 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部分(从十分位开始比较)。
- 小数的加减法: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二、空间与图形
- 角的度量:
- 角的认识: 了解角的概念,认识角的组成部分(顶点和边)。
- 角的单位: 角度(°)。
- 角的分类: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 量角器的使用: 熟练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 角的画法: 能够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 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
- 梯形的定义: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 梯形的特征: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 特殊梯形: 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
-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能够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 平行线和垂线: 理解平行线和垂线的定义,能够用工具画平行线和垂线。
- 图形的运动
- 平移: 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 旋转: 旋转的中心,方向和角度。
三、统计与概率
- 条形统计图:
- 条形统计图的认识: 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够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 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能够根据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注意选择合适的单位长度。
- 分析数据: 能够根据条形统计图分析数据,例如:哪个数量最多,哪个数量最少,总共有多少等。
四、解决问题
- 审题: 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 分析: 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解题思路。
- 列式: 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 计算: 认真计算,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 检验: 检验答案是否符合题意。
- 常见类型:
- 行程问题: 涉及时间、速度和路程的问题。
- 购物问题: 涉及单价、数量和总价的问题。
- 工程问题: 涉及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的问题。
- 和倍问题: 涉及两个数的和以及它们的倍数关系的问题。
- 差倍问题: 涉及两个数的差以及它们的倍数关系的问题。
五、学习建议
- 重视基础: 牢固掌握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 多加练习: 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 理解概念: 不要死记硬背公式和结论,要理解概念的本质,才能灵活运用。
- 善于思考: 遇到难题时,不要轻易放弃,要多思考,多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 及时复习: 定期复习所学知识,防止遗忘。
- 寻求帮助: 遇到困难时,及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认真听课,独立完成作业,及时订正错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