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的演变》一等奖教学设计汇总 《风俗的演变》优秀教案合集

qingfan 教案23阅读模式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系统地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通过编写教案,教师可以把握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合理安排知识点的讲解和演示等,从而确保教学过程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以下是《风俗的演变》一等奖教学设计汇总,以及《风俗的演变》优秀教案合集的范文,可供有需要的老师们进行参考和借鉴。

《风俗的演变》一等奖教学设计汇总 《风俗的演变》优秀教案合集

《风俗的演变》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风俗的演变,激发学生传承优良风俗的情感。

 2. 体会民风民俗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了解风俗的演变,激发学生传承优良风俗的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民风民俗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有关我国民风民俗的 PPT。

2.学生搜集被淘汰或变革的风俗等资料。

 教学课时:3 课时 第 3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师:同学们,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发展,有许多的风俗被我们继续 传承,但也有一些风俗被人们所淘汰。有的地方根据自身的特色,也对有些 风俗进行了变革。你的家乡,你知道有哪些风俗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淘汰或 变革的呢? 生:自由回答 师:对啊,比如,我们四川就会根据自身的文化发展变革了许多的风俗, 尤其是纳溪盛产茶叶,便发展了“采茶节”。像这样变革的风俗还有很多,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风俗的演变。

2.揭示课题:我们当地的风俗之风俗的演变

二、新知探究。

(一)小调查

 1.课前小调查:请你通过翻阅图书、上网或者采访长辈等途径,调查一 下自己所生活的地区有哪些需要淘汰或者加以变革的风俗。

2.学生在小组内展示汇报自己的小调查。

小调查 风俗的名称 调查的途径 风俗的主要活动 淘汰或者变革的理由 可能的替代性活动 3.每个小组选择 1 名同学的调查表在全班交流展示。

 4.师小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风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不再适应社会的 发展,这就需要淘汰或者加以变革。比如我们纳溪的“搬打狮子”民俗,由 于表演的危险性较大,及传承的人极少,所以可能遭到淘汰或者变革,可能 替代它的便是一些简单的舞龙舞狮的活动。

(二)辩一辩

1. 师:有些风俗不符合时代需要,应该淘汰,但是对另外一些风俗的保 留与否,人们却有不同的看法。比如放鞭炮,有的人觉得应该延续,而有的 人却认为应该淘汰。

 观点 1:放鞭炮会引起火灾,每年都会让很多人因此受伤、致残甚至丧 命。放鞭炮还会污染环境,鞭炮中的火药在燃放过程中,会放出许多有害物 质,而且放鞭炮噪音很大,因此要禁止燃放。

观点 2:放鞭炮是中国人庆祝节日和喜事时的重要习俗。在过年时,不 放鞭炮就没有过年的氛围,而且放鞭炮还寄托了人们很多美好的愿望,比如 过年放鞭炮,是期吩新的一年能平安。

2.将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支持观点 1 的为正方,支持观点 2 的为反方, 进行辩论。

3.老师根据学生的辩论情况进行总结。 当今社会,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放鞭炮会加重对我们生活环境的污染。 因此,我们应该尽量少燃放烟花爆竹。

(三)阅读角

1.读一读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清明的时间在 4 月 5 日前后,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日又是节气的只有清明。清明节原是 祭祀祖先的节日,而如今除了祭奠逝去的亲人,在这一天人们还会开展祭扫 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活动。清明时分,天气转暖,草木复萌,人们常常结 伴到郊外踏青、放风筝、欣赏春光,所以清明节有时也被称作“踏青节”。

2.说一说。 清明时节扫墓祭祖、感念祖恩、激励后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清明 时节凭吊革命先烈,也已经成为小学生的常规活动,说一说你们开展过哪些 文明祭扫的活动。

 3.师小结: 清明节是教育孩子们的非常好的契机,在这个节日里我们开展了网上祭 英烈、到烈士陵园给烈士献花、办祭英烈手抄报、开展相关的主题班会、队 会等活动。

(四)知识窗。

1.读一读。 重阳节的日期是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又称为“双九节”“老人节”。古 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1989 年, 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因为九九重阳与“久久”谐音, 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一般包括出游赏景、 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这些活动综合而 成为“登高会”,也叫“茱萸会",因此重阳节也被称为“茱萸节”。为了保 护和延续这个风俗,2006 年 5 月 20 日,重阳节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 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说一说 你能说说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措施对 保护重阳风俗有什么意义吗? 3.师小结 随着时代的变迁,也有一些优良的风俗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令人痛心。 为了留住这些优良的风俗,国家和社会都在努力。比如将“重阳节”列入非 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就是对“重阳节”的保护,现在好多地方都组织“老人会”, 到重阳节这天将老人们聚集起来庆祝,还给老人们评奖,这都是国家重视的 结果。

(五)活动园 从古至今,有很多以“重阳”为主题的诗词歌赋。大家分头收集,开个 重阳诗会吧!

1.布置任务。

2.安排学生分头收集。

3.下节课开重阳诗会。

三、师总结。

中华传统风俗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华人民几千年来的文化结晶。但由于很多原因造成了许多传统风俗渐渐被遗忘,国家在努力地保护这些传统风俗,我们也要极力传承这些风俗,保护好我们优良的文化遗产。

《风俗的演变》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分析】

社会习俗,又称风俗习惯,是在一定社会中,社会人群所约定俗称的、模式化的生活方式,是一个民族或一定地域的人们在物质、文化生活方面形成的共同习惯。社会习俗普遍存在于民众的日常生活当中,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是展现近代中国社会剧烈变动与转型的重要窗口。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势力进入中国,中西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相互激荡,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和社会习俗的深刻变化。由以往的闭关自守,转而为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变而为向近代化的趋进。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演变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化密不可分,反映了社会的进步。本课选取了剪辫放足、服饰的变化、礼仪的革新等三个有代表性的方面,介绍了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教学重点] 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难点] 了解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演变原因,体会进步的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影视、文学作品,对近代以来人们社会生活方面的变化有些了解,故学生对本课的知识有一定的感知基础,加之本课内容和生活实际息息相关,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由于内容浅显,容易造成学生浮光掠影的感知而缺乏深入体验。因此教师要在感知基础上引起学生深刻体验为切入点,通过积极归纳、比较来思考来推动学生的探究、分析、思考,提升学生认知和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近代中国剪发放足、服饰变化、礼仪革新的基本史实。通过归纳社会习俗的演变情况,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通过思考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演变原因,培养站在历史发展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图片、史料,创设历史情境。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不断加深对变迁及原因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将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置于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之下,体会进步的文明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从而受到唯物史观教育。

【设计思路】

本课对社会习俗变化的了解掌握不难,而如何将变迁置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之下进行考察,从某些表象入手,实现见微知著、举一反三,得出变化的原因、特征,并深刻体味社会变动产生的影响,是难点也是关键。故本案以此为出发点,针对学情重整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始终身临其境、主动参与,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体,实现自主探究、有效合作,教师印发了讨论表,采用了小组讨论分工模式,明确一人记录,一人代表发言,同时老师下场指导,有力推动学生真正的有效思维和讨论合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听说同学们历史学的特别好,老师想请大家帮个忙,看看以下这两组图片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历史 时期的生活?

生:清朝、民国 师:太厉害了,你们怎么看出来的?

 生:发型、服饰 师:很好,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相距并不远,但社会习俗却发生了很大变化。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营造氛围、创设情境,为新课学习作好情绪铺垫并自然进入新课话题。

二、教授新课:

(一)剪辫放足 首先,我们来看看头和脚的变化——剪辫放足 我们先来看一段材料,了解清朝男子发辫和女子缠足习俗的由来。请同学们齐声朗读。 材料:古代男子留长发,成年后把头发盘起来束在头顶,用头巾和冠装饰。清朝统治中原后,按满族 人的习惯,强制命令人民剃发留辫。宋元以来,认为女子小脚为美,开始缠足。女子年幼时,家长以布条 裹脚,使其不能生长,造成畸形。 清朝末年,人们对留不留辫、放不放足曾产生过激烈争论,我们也来讨论一下吧。 请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代表正方、反方,辩论留辫还是剪辫。再对换角色,辩论缠足还是放足。两 组先准备一分钟,把理由写出来,依次陈述。

生:辩论 同学们的讨论很精彩,几乎还原了当时的社会争论。 清朝灭亡之前,虽有人提议剪辫放足,但清政府并未准许。直到民国时期,孙中山总统下令,才得以 实现。即使这样,也不是一下子都实现了的。 哪些地区、哪些人比较支持拥护剪辫放足呢?

 生:城市、留学生、商人买办、青年学生、革命者 这说明任何新事物的接受适应都有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新旧并存的现象很普遍。 当时人们不仅改头换面了,而且穿衣打扮也发生了变化。

(二)服饰变化 我们来进行一个“我当设计师”的活动,请同学们给不同身份的人搭配上对应的服饰。

生:活动 我们发现古代的服饰很容易判断出身份,其实体现了社会各阶层等级有别。 近代以来,人们的服饰发生变化。男装方面,西服传入,逐渐取代了长袍马褂。假如你是西装的设计 师,请介绍一下它的特点和好处。

生:介绍西装 但是也有许多中国人习惯了立领服装,不适应西装领带,于是出现了一种中西结合的服装——中山装。 谁来介绍一下中山装的设计特点。

生:介绍中山装 女装方面,旗袍也逐渐改良。谁来介绍一下旗袍哪些地方进行了改良。

生:介绍改良旗袍。 除了外貌的变化,人们的礼仪习惯也变了。

(三)礼仪革新 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注意语气。

生:朗读 感觉一样吗?语气动作不同的背后反映了什么呢?

生:从等级制度到人人平等。 婚姻礼仪也发生改变,旧式婚礼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三书六礼。新式婚礼讲究恋爱自由,婚姻自由,一纸婚书。仪式的改变背后是什么在变化呢?

生:观念,民主、自由的观念。 其实,近代社会除了外貌、礼仪习惯的变化,还有许多新事物传入、新习惯。你还知道哪些?

生:照相、电影、西餐、歌舞 洋火、洋钉、洋房、钟表

三、归纳小结

感受了这么多变化,让我归纳一下,并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请同学们四人小组讨论并填表记录。

《风俗的演变》教学设计3

一、学习目标的依据

1.课程标准中的相关陈述依据一:

基于阅读教学: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基于习作教学:

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留心观察周围,将自己的见闻、感受、想象写出来,能把新奇有趣、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基于口语交际:

能清楚明白的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2.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民风民俗,内容有趣贴近生活。通过对传统节日的学习,对传统习俗的了解,感受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美好。

3.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基础,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一些有关家乡风俗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本课的教学中应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适时发挥引导、点拨的作用,让学生在充分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在积极思考和交流中感受成功的快乐以及合作的愉快,让学生的智慧之光在课堂上闪耀,从而写好习作。

二、学习目标

1. 借鉴本单元课文描写风俗的方法,抓住主要特点介绍一种风俗,适当写写自己对这种风俗的实际体验。

2. 写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适当穿插风俗的特点或者来历,重点描写出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己感受。

3. 自主合理地表达出对风俗习惯的看法。

4. 和同学分享交流习作,互相改一改,编成一本风俗集。

三、评价任务

1.通过回忆课文,总结写法,能够将有详有略的写法运用到习作中写出自己的实际体验。

2.通过分享生活实际,写出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己的感受。

3.通过交流、分享,能够表达自己对风俗习惯的看法

4.通过自评、互评,将习作编成一本风俗集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

猜谜导入

(3分钟)

活动一

1.出示含有民风民俗的古诗,如《元日》《九九歌》,分组竞猜。

2.引入新课,板书课题,明确本次习作的两个内容。环节二

新课教学

介绍一种风俗

(20分钟)活动一(8分钟)

1.出示几个传统节日:元旦、中秋、元宵、除夕,这些节日有哪些风俗习惯,你了解吗?

2.补充节日习俗的资料。

3.你的家乡有什么特别的风俗吗?你参与过哪些风俗活动?结合搜集到的资料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先组内交流,然后班内分享。

初步梳理家乡的风俗,能够对家乡的风俗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体会,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评价目标三)活动二(12分钟)

1.回顾课文,总结写法。《北京的春节》以时间顺序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通过有详有略的写法,再现了老北京热闹的春节景象(板书:有详有略重点突出)(5分钟)

2.组内成员分享自己选择的风俗中哪些内容可以作为重点来写,进行片段仿写,组内交流。(7分钟)

通过回忆课文,总结写法,能够将有详有略的写法运用到习作中写出自己的实际体验。(评价目标一)

环节三

新课课文

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10分钟)

活动一

1.说一说自己参加风俗习惯的亲身经历,把印象最深刻的部分说具体。

2.回顾课文《藏戏》如何把故事穿插进文中。

通过分享生活实际,写出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己感受。(评价目标一、二)环节四总结(7分钟)

活动一

1.选择主题,精心构思,编写提纲。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

提纲指导(10分钟)活动一(10分钟)

1.明确提纲要求

2.对编写提纲遇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指导环节二

完成习作

(25分钟)活动一(20分钟)

1.根据写作提纲,完成作文2.明确习作评价指标

3.小组进行分享、交流、互评、互改

4.学生的习作片段品评

能够将有详有略的写法运用到习作中写出自己的实际体验。(评价目标一)

写出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己感受。(评价目标一、二)环节三

(5分钟)

活动一(5分钟)

鼓励学生将习作集中在一起,编写一本民俗作品集

通过自评、互评,将习作编成一本风俗集(评价目标四)

板书内容

家乡的风俗

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编写提纲

《风俗的演变》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联系生活实际和调查访问,感受和吸收习俗文化的智慧和营养。

2、过程与方法

(1)提高自己搜集材料的能力。

(2)交流自己搜集到的习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3)在互动交际中,培养学生能说会道的能力,做到态度大方,有礼貌,能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能认真地倾听。

3、情感与价值

(1)创设交际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交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

(2)感受祖国民族文化习俗的'魅力,尊重并热爱家乡的民风民俗。

【教学重点】

把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与同学交流,交流时做到内容真实,表达流利。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风民俗的方法,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意思表达清晰。

【教学准备】

1、通过上网、课外阅读等方式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各地民风民俗。

2、向父母或长辈了解本地的风俗习惯。

3、教师准备相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有许多传统节日。中国人过节也是非常讲究的,下面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

悦耳的童谣把我们带入到了浓浓的节日的氛围中。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粗略地了解到中国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以及节日风俗。过春节要贴春联、放鞭炮,端午节要吃粽子、赛龙舟……这些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历代人们约定俗成的节日传统就是风俗。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由于文化的差异、地域的不同,各地的风俗习惯也有着天壤之别。今天,我们就从家乡的节日风俗着手,来上一节“家乡的风俗”的写作指导课。

二、了解何为“风俗”

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性,是在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之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范之不同,称之为“俗”。

三、说家乡风俗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家乡都有哪些节日风俗。老师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一会儿选一位代表起来发言。

四、写家乡风俗

同学们说得很好,有的同学选取了独特的最具家乡代表性的风俗,有的同学介绍了家乡风俗的来历,有的同学给我们描绘了参加节日活动时的具体情景,讲得都很生动细腻。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动笔,来写一写我们家乡的风俗。老师给大家8分钟的时间,写一个片段。

同学们写得都很好,我发现很多同学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故乡的真挚感情。说风俗,谈家乡,绕不开一个“情”字。朴实的话语、简短的文字,因有了对故乡的那份深情而动人心弦。

五、知识拓展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课下同学们还可以到网上查找其他地区的风俗,拓展自己的视野。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堂课中,我们欣赏到了各地不同的节日风俗,同时也品味到了同样的一种情感,那就是对故乡的热爱、眷恋、自豪之情。我们写家乡的风俗,更是通过这种风俗写我们的家乡,写家乡的风土人情,写家乡的文化,抒写我们心中的故乡情!有了真挚的情感,我们的文章就有了生命,就能打动人心。

七、作业设计

写一写家乡的风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佳文点播台

1、根据学生习作情况选择其中较好的8~10篇作文,将习作题目和作者罗列出来,供学生自由点播。

2、由作者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认真听,找出习作的优点。

3、师生互动评议。

二、病文会诊室

1、根据本次习作中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选择病文例子供同学阅读,找出问题,提出修改建议。

2、集体修改,体会修改方法。

三、修改习作

根据老师的批语,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汇编民俗作品集

1、为自己的习作配画,全班汇总。

2、根据全班的习作题目,讨论作品集的分类和编排顺序。

3、讨论作品集的题目。

五、习作欣赏

老北京的春节风俗

日落日升,斗转星移,回首往昔,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系念和玄想,而这“岁时礼俗”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春节成了我国最大的传统民俗节日。春节在古时便受到人们普遍重视,由此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节风俗。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称“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就北京地区来说,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蒜开始,就有了“年味儿”。民谣讲:“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有一首歌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从这一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北京人总是把“福”倒着贴在门、衣柜、水缸上,寓意着“福到了”。贴春联也有许多讲究,一般百姓家贴红色春联,门楣上贴“横批”;内廷、王公府第,一律用白宣纸镶红边;

庙宇用黄纸等。春联最早始于五代时的后蜀。据说当年蜀太子在本宫门上提写“天垂余庆、地接长春”八个大字,这就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北京人在屋内庭贴上“抬头见喜”,屋外贴上“出门见喜”,院内贴上“全院生辉”等春条。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夜饭要荤素一起上。有冷荤、大件和清口菜。冷荤有冷炖猪肉、羊肉、鸡、鸭。大件有红烧肉、扣肉、米粉肉、红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罗十、咸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荤素水饺为主。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还总是把饺子包成元宝形,在饺子中放进糖、铜钱、花生、枣、栗子等。如:吃到糖意味着日后生活甜蜜;吃到铜钱意味着有钱花;吃到花生意味着长寿(因花生又名长生果);吃到枣和栗子意味着早立子……

老北京的春节风俗真有趣!

六、作业设计

再次修改《家乡的风俗》。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通过家乡春节的有关风俗习惯,与我国其他地区的春节风俗的对比,了解家乡春节的独特民风民俗,同桌之间展开讨论,共同回忆交流。接着观赏春节晚会有关表演视频,加强回忆的同时也再一次感受春节热闹欢快的气氛,为本次习作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

交流写作方法,首先回顾老舍的《北京的春节》一课的写作方法,独立思考详略如何得当,并可简单列出写作提纲,然后同桌交流准备详写部分的内容。

[不足之处]整个课堂被浓浓的节日气氛包围。但本节课也存在着不足,例如质疑的问题不够深刻,学生的参与面不够广,评价不够及时等,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中逐步完善。这节课上完,不足之处还是不少的。例如在幻灯片的切换上,耽误了时间。又对学生汇报的内容没有进行及时的沟通、帮助,有些汇报内容量太大,学生不知如何取舍。这些都是以后要注意的。

《风俗的演变》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的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2.明确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挑选能够突出风俗特点的材料来写。

3.分清详略,学会抓住特点介绍家乡的风俗的方法。

一、激趣导入。

1.(展示各民族民风民俗图片)“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2.如果要让你介绍一种家乡的风俗,你会选择介绍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3.导入新课:现在,让我们用文字来把家乡特别的风俗介绍出来吧!(板书:家乡的风俗)

二、启发思路。

1.介绍之前,说一说你为什么选择这种风俗。(学生自由讨论)

2.汇报讨论成果。

(1)要介绍的风俗是什么?

(2)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你打算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3)你将把哪一部分作为重点去写?

3.根据你要介绍的风俗特点,你打算拟定什么题目?

(1)写特色小吃,可以直接用其名称作为作文题目。

(2)可供选择的题目:《春节习俗》《家乡的春节》《欢度 节》

三、习作指导。

1.整理思路:学生先打草稿,确定自己想写哪一种风俗,想想它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2.回忆本单元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抓住重点课文,以《北京的春节》为例进行指导。

出示课文片段欣赏: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夜饭,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教师点拨:这一段采用“总—分”的结构写除夕。中心句是“除夕真热闹”,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从味、色、声三个角度描写老北京除夕的风俗习惯。“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作者从气味到色彩再到声音,进行了全方位的描绘,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

3.写作技巧点拨。

(1)要把风俗活动的各个环节写清楚,重点描写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身的感受。

(2)要按一定的顺序写。一般先简要地交代风俗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内容,然后详写参加活动的经过,最后写活动的结果及感受。可以把风俗的特点或来历自然地穿插在合适的地方。

(3)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可以采用点面结合的手法写。风俗活动中发生的事情很多,写时既要对群体活动的情景做总体描述,也要对其中的个体作具体的描述。对最能表现文章中心的内容要详细描写,其余部分可一笔带过,这样可以使文章重点突出,主题鲜明。

4.写自己对风俗活动的看法,可以用夹叙夹议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注意要有理有据,论证充分。

5.学生自由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习作点评。

选出两三篇比较优秀的作文,在全班进行点评。习作的重点在于讲清楚所写的是什么风俗,内容详略得当、特点突出,语言通顺恰当,等等。

五、小结。

学生通过选择自己喜欢的风俗,选取不同材料,运用抓住特点描写风俗的方法,介绍出家乡的风俗活动,详略得当,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六、延伸。

将你的习作与同桌交换,看看你们能不能根据对方的文字描写,勾画出对方习作中所刻画的家乡的风俗特点。(看看是否详略得当)

习作:家乡的风俗

抓特点 详略得当

教学反思

1.本次习作,鉴于学生对家乡的风俗知之甚少,没有生活基础,课前可先让学生充分搜集材料,有助于课堂上对于习作内容深入讨论,也有助于拓展学生习作思路。

2.对于家乡的风俗的介绍,学生还缺乏深刻的`理解,对于一些场景的叙述过于简略,学生对于习俗的来历、一些节日的象征意义缺乏了解,缺乏实际体验。

《风俗的演变》教学设计6

教学设计

1.初步了解风俗演变的历史。

 2.通过学习,初步了解自己所生活的地区有哪些需要淘 汰或者加以变革的风俗。

3.通过查阅图书、上网或者采访长辈等途径,了解感受 风俗的演变。

4.感受各地风俗的意义,树立爱国、爱家乡的 情怀。教学环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节 活动一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 有很多,并随着社会的发 交流调 展而不断发生着变化。它 们的变化历史正是一个民 查结果 族的发展历史,一个国家 的发展历史。让我们透过 春节这些传统节日的习俗 变迁来了解中华民族的 发展历程吧!

二、交流调查情况

同学们,课后我们通过查 阅图书、上网或者采访长 辈等途径,调查了我们所 生活的地区或家乡的一些 风俗,特别调查了哲学风 交流 俗的变革情况及变革理 由,下面让我们以小组的 形式汇报一下。

1、组内交流。

2、各组派代表上台交流。组内交流 本环节先让学生在组内交流, 再各组派代表上台交流。既对 学生课后调查作 个检测,又起到人人交流的目 的,多种调查方式也激发起学 生学习的兴趣。 派代表上 台交流活动

二: 风俗演变看法辩论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交流, 我们了解了好多风俗演变 的过程,我们说有些风俗 是因为不符合时代的需 要,应该被淘汰;但也有 些风俗是否保留,人们还 是有不同的看法。正反双方

 一、我们就以春节放鞭炮各派出 4 为例,来辨一辨这个习俗名同学进 是淘汰好还是不淘汰好。行是否保 观点一留的辩论 每年都会有很多人因 放鞭炮而受伤、致残甚至 丧命。放鞭炮还会污染环 学生通过辩论,对于一些淘汰 的风俗有个辩证的认识

活动三: 了解一 些优良 的风俗 境,鞭炮中的火药在燃放 过程中,会释放出许多有 害的物质,而且放鞭噪音 很大,因此要禁止燃放。 观点二 放鞭炮是中国人庆祝 节日和喜事时的重要习 俗。过年时,放鞭炮寄托 了人们很多美好的愿望, 比如期盼新的一年能平 安,感受浓厚的过年的气 氛。

二、设疑 除放鞭炮习俗外,你还 有哪些方面习俗的看法?

自由交流

随着时代的变迁,也有 一些优良的风俗逐渐被人 们所遗忘,令人痛心。为 了留住这些优良的风俗, 国家和社会都在努力。

一、清明节

1、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 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 多年的历史。清明节最先 是一个用来安排农事活动交流感受 的重要节气,《淮南子.天 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 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意交流想法 思是说春分过后十五日为 清明节。清明一到,气温 升高,雨量增多,正是万 物生长的大好时机。此时 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一些优 良的风俗,清明节让学生懂得 凭吊先烈,感念祖恩。农人始事耕作,一年的劳 作也从此开始。 2、说说你们开展过哪些文 明祭扫活动。

二、重阳节

1、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 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 经》中把“六”定为阴数, 把“九”定为阳数,九月 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 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 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 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交流看法 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2、说说把重阳节定位“老 人节”、列入非物质文化遗 产这些措施对保护重阳节 风俗有什么意义?

3、从古到今,有很多以“重阳”为主题的诗词歌赋,开个重阳诗会吧

《风俗的演变》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

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过程】

导入: (展示民国时期的社会习俗图片)你了解这些社会习俗吗?

学生:略

 (一)剪辫放足 展示相关图片,指导学生自学。

讨论:缠足好不好,应不应该被废除?

小结:

1.剪辫:1912 年 3 月,孙中山颁布剪辫令,限期剪去象征清王朝的辫子。

 2.放足:辛亥革命后,政府非常重视禁缠运动。 孙中山还下令,内务府通令各省一律劝禁缠足。

(二)服饰的变化 展示相关图片,指导学生自学。

思考:与晚清时期相比,民国时期旗袍最突出的变化是什么?说说变化原因是什么。

小结:

1.清末男子传统服装为长袍马褂。到民国初年,西装开始流行。孙中山整合了西式服装 和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式服装—中山装。

2.晚清时期女子传统服装为宽袍大袖。民国初年吸收了西式裁剪方法对传统旗袍加以改 进,使其更加称身合体,旗袍成为当时最时髦的女装。

(三)礼仪的革新 展示相关图片,指导学生自学。 讨论:你知道传统婚姻的六仪之礼有哪些吗?(展示相关资料。)

 小结:

1.民国政府废除清朝官场的称呼,规定政府职员一律改称职务,民间称“先生”或“君”。

2.民国时期,简化了传统婚仪,创造出新式婚礼。 总结:男子剪发辫、易服饰、禁止女子缠足、废除“大人”“老爷”等称呼是中国近代化 进程在社会习俗变化方面的体现,是一种社会进步,有利于自由、平等、民主思想的发展。

《风俗的演变》教学设计8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分析

《社会习俗的变化》是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 21 课的教学内容。近代西方工业社会文明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促使中国人民物质生活、精神 文化生活乃至社会习俗都发生着巨大变化。本课主要讲述的是从鸦片战争到民国 时期,尤其是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由传统社会逐渐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社 会习俗方面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本课内容又与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社会生活的变化 密切相关,所以在教学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内容标准: 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3、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发型服饰变化,称谓变化,礼节变化、提倡女权。

(2)能力培养:

通过对民国初年社会风俗变迁的讨论与分析,让学生得出这是道德观念、等 级观念和思想观念的改革,是社会发展、历史进步的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 归纳能力。

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反应民国初年社会风俗变迁的文字、图片等史料,并 对其进行归类,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民国初年的社会风俗与人们思想道德观念发生巨变,这是近代文明的标志。 民国初年社会风俗的变迁与创新,有其重大的社会价值,它是社会发展的缩影。

4、教学要点

(1)重点: 清末民初的社会风俗变迁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志。

 (2)难点: 新风取代旧俗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二、 教法分析

1、多媒体演示法,给学生以直观的历史感受。

2、情景教学法,创设新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3、合作探究法,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透过现象 看本质的能力。

三、 学法分析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其学习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 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其发现历史问 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习惯,本课采用的学法有:比较法、 讨论法、归纳法等。 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孙中山的图片,观察发型、服饰等特点,并结合与之相关的历史大事— —辛亥革命,导入本课《社会习俗的变化》。

(二)创设情境,研习新课

出示何美、爷爷、爸爸、妈妈的人物背景,从他们的经历和思想的变化进入 本课内容的学习。

1、“剪掉辫发,终于让我摆脱了满清丑俗!哈哈哈”(何美爸爸)

问题①:你知道剪辫对于他意味着什么吗?

问题②:除了观念的变化之外,你认为父亲剪辫后有哪些好处?

问题③:越来越多的人剪辫又会对社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2、“不裹小脚曾遭多少人嘲讽,幸得夫君开明未有嫌弃”(何美妈妈)

问题①:母亲说的“裹小脚”指的是什么?这种习俗为什么被孙中山废除?

问题②:母亲可能穿过哪些式样的衣服?分别是什么时期流行的?

 问题③:有一天,母亲身穿漂亮的旗袍准备参加亲戚宴会,她可能为父亲 准备什么服装?

3、“不行跪拜,成何体统?祖宗家法消失殆尽矣!” (何美爷爷)

问题①:爷爷对于民国废除跪拜礼非常愤怒,你认为该废除吗?为什么?

取而代之的又是什么礼节?

问题②:(爷爷的不满不只是废除跪拜,他还特别不习惯称谓的变化。)1912年前别人称呼爷爷为什么?之后又可能改称他为什么?

问题③:改革封建社会的称谓和礼节有什么作用?

4、“男女应是平等的,我要和同学们去争取更多女性的权利!”(何美)

问题①:如果你是何美的同学,你会与她讨论提倡女权的哪些问题?

问题②:何美准备与自由恋爱的男友结婚,家里谁会强烈反对她的婚姻?

问题③:试想当时的社会是支持何美自由婚姻的人多,还是反对的多?这种现象说明了新旧事物转变中什么问题?

通过情景的设置,学生参与度很高,轻松的认识到:清末民初的社会风俗变迁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志。 不过新风取代旧俗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这样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便得以解决。

(三)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民国以来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总结辛亥革命的影响。

(四)板书设计

《风俗的演变》教学设计9

学情分析

经过必修一和必修二专题一至专题三的学习,学生对自古至今的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状况有一定 的了解,为学习本课内容奠定了基础。学生在初中课本里也已初步领略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的概 况,但他们的知识是零碎的,没有形成系统的规律性的认识。这一节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易 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可以让学生自主收集资料进行主干知识的展示,教师以问题的形式进 行归纳总结。

教学目标

1.掌握近代以来人们服饰、饮食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基本史实,理解影响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 化的因素,归纳变化的特征。

2.通过研读与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迁相关的史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及分析、 归纳、概括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并对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表 现给予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3.感受生活变化里的现代化进程。

教材分析

本专题主要叙述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过程。主要涉及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交通 和通信工具、大众传媒三个领域,重点突出鸦片战争、中华民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改革 开放四个发展阶段。

本节课主要讲述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势力进入中国,引起了中国社会各 方面的剧烈变动,与此相伴,中国人民大众在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等方面,也开始了前所未有的深 刻变化。随着中西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相互激荡和交汇,出现了许多色彩斑斓、新奇特异、令人目 不暇接的新鲜事物,形成了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开始走向近代的广阔画面。因此,本课内容是 对学生学习近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历史的延伸和丰富,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近现代社会政治与经济史的 理解。

对于本课教学,可以根据课标要求整合“衣、食、住、习俗四个子目”的内容,突出引导学生 分析变化的因素,理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化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同时,我要依据学情和教 学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拓展,通过对典型史料的研读来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近代以来服饰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 难点:中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及特征。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师:一年当有很多节日,同学们都喜欢过什么节?为什么? 生:春节、圣诞节、情人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因为每个节日都有一些好吃的好玩的等。 师:这些节日中有中国传统的节日,但也有舶来的节日。 (PPT 呈现一段史料):

正是来自西方的商品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它没有大炮那么可怕,但比大炮更有力量,它不象思想那么感染人心,但却比思想更广泛地走到每一个人的生活里去。当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之后,它同时成了人们生活的一个部分了。——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师:鸦片战后的一百多年来,许多外国的物质文化和社会习俗纷纷传入中国,也不断地改变着中国,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意图:用学生们喜欢的节日导入新课,用经典的史料阐明这些外来物质文化引入给中国带来的变化,引发学生思考,激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讲授新课】 PPT 呈现课题及“课标要求“,学生齐读课标后,教师进行解读。 师:新课学习分为三个环节:(ppt)自主学习 交流展示;体验探究 感悟历史;当堂巩固矫正反馈。

 第一环节 自主学习 交流展示(大约 15 分钟)

师:PPT 呈现反映核心史实的习题:

一、物质生活的变化

1、服装

2、 饮食

3、房屋建筑

(1)中国传统住宅:是北方地区典型民居。

(2)鸦片战争后,中国建筑出现西化的趋向,成为典型特征。20 世纪 30 年代前后,开始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其命名也开始改用等。

二、社会习俗的变化

1、婚姻习俗

2、丧葬礼俗

3、其他社会习俗

第二环节 体验探究 感悟历史(大约 20 分钟)

探究一:服饰的变化

师:下面展示三组的服装图片,请同学们判断它们属于哪个时期,这一时期服饰的特征是什么?

 第一组:长袍马褂:西服,中山装清代旗袍和改良旗袍 生:时期是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特征是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第二组:列宁装、绿军装、连衣裙 生:时期是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阶段特征为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 第三组:1978 年以后服饰 生:时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阶段的特征为与世界接轨、多彩纷呈。

探究二:社会习俗的变迁 师:同学们在语文课上学习过《孔雀东南飞》这首古诗,你们知道造成焦仲卿和刘兰芝婚姻悲剧的原 因是什么吗? 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家长制。 师:近代以来,这些封建的社会陋习逐渐发生变化,我们通过下面的几则材料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材料一:近代第一份征婚广告 新式婚礼照

 材料二:孙中山、鲁迅、溥仪剪辫易服留影照

材料三:三寸金莲照

探究三:感悟历史、总结认识 师:前面我们通过图片、文章等体验了近代以来服饰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请同学讨论思考:推动近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和习俗风尚变化的因素有哪些?近现代社会物质生活和习俗风尚变化的总趋势是 什么?

生:变化的原因

 ①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②受西方民主思潮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③政治变革和 政府政策的推动

 ④一些传统习俗不适合近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变化的趋势:从封闭到开放,逐步走向世界。

意图:由于“饮食与建筑”的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在环节一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已能达到该部分的学习目标,所以在本环节选取“服饰和习俗”相对重要知识点进行重难点的突破。学生通过感受各时期服饰与习俗变化的图片与文章,认识变化的总趋势;通过分析引起每个时期变化的具体原因,总结推动近现代社会物质生活和习俗风尚变化的因素。

《风俗的演变》教学设计10

一、教材分析

近代中国社会结构经 历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逐步转型的过程,而经济和社会生活作为社会转型的重要组成部 分和标志,自然应该成为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学习主题。 近代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在实际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普遍被忽视,涉及较 少,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等方面的变迁却鲜有反映。这无形中更加剧了学生对历史 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时空距离感。事实上,生产力的发展固然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但其最 终的呈现方式还是体现在社会生活层面的不断进步上。 该主题选择了近代中国张謇兴办实业的例子反映社会转型时期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 —实业救国、振兴民族经济和反映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史;以轮船、火车、电报、照 相和电影最具代表性的新式交通工具和娱乐方式的兴起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的影响; 《申报》和商务印书馆最有特色的大众传媒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 色;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变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突出反映这四个方面的内容 反映近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变迁的轮廓。这些社会变迁更因其时代背景而具有了象征性意 义。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的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

1.从基础知识来看,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史实;从能力来看也初步具备了较好的阅读、 理解和归纳基本的历史材料和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问题的能力。

2.部分学生对历史中考开卷等错误的认识,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与兴趣都在下降。 因此在教学上要增强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课标解读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经济与社会生活》第 21 课《社会习俗的变化》。旨在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标准》)规定的“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第 21 课《社会习俗的变化》在课标里只有一点要求,分析实验稿《标准》,“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属于识记层面,根据九年级(1)的学生 基础和历史学习能力,学生通过学生自主阅读、相关史料的呈现及学生现实生活素材的挖掘, 较易实现。基于我对教材、课标、学情的认识我对这节课的目标做如下设计:

四、教学目标的设定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自主阅读课本、填写表格,全体学生能写出、说出、熟记民国以来剪发辫、易 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并能通过对比辛亥革命前后习俗、礼节和称谓等变化, 结合历史背景并体会变化的意义。

2.90%的学生能用史实,或生活经验得出“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生活习俗发生的变化;

改革开放、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新中国的建立,是中华民族振兴的起点,中国人从

此站起来了等”结论。并能从本课学习中获得“社会变革是社会变迁和进步的动力”等认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学习互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2.学生在阅读、分析史料得到符合历史事实的结论中,提高学生史论结合的的能力。

 3.通过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比较,学生学会用发展的观点对历史进行纵向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学生树立社会进步观和与时俱进的精神。通过学习世界走向中国、中国开始融入世界的近代化进程,树立面向世 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

2.通过认识近现代社会变化的原因,树立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教学重难点的界定

 1.教学重点 90%的学生能用史实,或生活经验得出“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生活习俗发生的变化;改革开放、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新中国的建立,是中华民族振兴的起点,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等”结论。并能从本课学习中获得“社会变革是社会变迁和进步的动力”等认识。

 2.教学难点 90%的学生能用史实得出“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生活习俗发生的变化;改革开放、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新中国的建立,是中华民族振兴的起点,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等”结论。并能从本课学习中获得“社会变革是社会变迁和进步的动力”等认识。

 3.确立依据 把这一课放在总的历史课程目标中去处理时。重点应放在课标要求的理解和运用层次,尤其是对本班学生来说。学生要能够对“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等进行简单的归纳和演绎性的推断,理解它们所体现的内在意义是“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生活习俗发生的变化;改革开放、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等”。这是历史学科的核心能力,也是九年级(1)班学生学习的主要障碍所 在。所以该内容我把它定位为重点,又是难点。

六、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1.实验稿《标准》在“课程目标”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中指出“学习历史是一个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实验稿《标准》还提出了“坚持史论结合的原则”等要求。所以本节课我采用“积累历史→体验历史→感悟历史”这种历史学习逻辑层次来推进教学的整个过程。此外在具体的教学时,还注重引导学 生对历史进行解释,只有对历史进行解释,历史才成为一门学科。

2.“以学定教、以情促学、当堂训练”。我在教学中努力使学生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状 况,主动学习,不断地同化新知。

以上是《风俗的演变》一等奖教学设计汇总的内容,这些精选的优质范文可以在大家需要时提供一些帮助或是灵感上的启发,希望大家都能从上述模板中摘取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qingfan
  • 本站网盘资源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本站不收取任何费用,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支持版权正版。如果侵犯你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
评论  0  访客  0